上一集我们讲到刘邦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期遇到了大将韩信。
韩信向他提出了建议:先收复三秦,再以三秦大地为根据地收复整个天下。所以刘邦就决定采纳韩信的建议。从时间上看,刘邦是汉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6年的4月,从关中到达汉中。只是4月到达汉中的,到了8月份,他就率军杀回了关中。
这一次为了杀回关中,夺回三秦大地,也就是夺回关中之地,刘邦做了非常有名的两条措施。第一,他派了少量的人去修栈道。我们上一集讲过栈道,他派人去修栈道,因为修栈道给人的感觉就是刘邦要从栈道杀回关中去。另一方面,他让韩信带领主力不走栈道,从汉中向北到达今天陕西的勉县,从勉县经过留坝、风县出大散关,然后到达陈仓。
陈仓这个名字大家非常熟,暗渡陈仓。陈仓今天在哪?在今天陕西宝鸡市有一个区,就叫陈仓区。那个地方是个重要的路口。但是不管怎么样,韩信是采取了明暗两手,用明的吸引章邯的注意力,用暗的率领他的主力直接杀到陈仓。而章邯呢,章邯不是一般的人。章邯被封为雍王,咸阳以西都归他管。陈仓刚好就在咸阳以西,褒斜道也在他的这个地方。
但是他只盯住了褒斜道,因为褒斜道是汉中跟关中相通的唯一大通道,大部队只能走这个路。如果直接翻秦岭,那是极其难走的。结果韩信竟然是直接翻秦岭而走,没有走褒斜道,派这些老弱去修栈道。章邯的情报人员得到了个消息,告诉章邯,章邯心里想着照这个样子修,那不知道哪一年哪一月才能修通。他就疏于防范,没有想到韩信突然中间杀到陈仓。
陈仓的守将向章邯报告,说他要调兵到陈仓去应战,但是仓促调兵必然是猝不及防。打了败仗,先在陈仓战败,然后退到好畤,在好畤再次战败。最后他退守费丘,费丘就是今天陕西的兴平县。章邯在费丘坚守了十个月。这样韩信的大军就顺利地攻占了咸阳。
拿下咸阳以后,韩信的军队分为两路:一路向北打,去灭翟王董翳;一路向东打,灭塞王司马欣。翟王和塞王都是秦军原来投降项羽的降将,这两个人毫无战斗力。项羽关中的分封有一个很大的失误。
就在于他封了两个不该封的人:一个司马欣,一个董翳。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这样刘邦就顺利地拿下了塞王和翟王的统治地盘,然后把整个关中迅速地纳入自己的囊中。这一次,还定三秦。刘邦用了多长时间?四个月。他四月份是从关中到达汉中,八月份从汉中杀回关中。到十二月,他已经把关中基本上平定了。可以说,刘邦还定三秦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
这里边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刘邦为什么还定三秦打得这么顺?这是我们今天这一集要讲的一个重点。这里边的原因比较多。第一条,章邯战败。章邯是一代名将,在秦末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他杀了陈胜,戮了项梁,屠了田儋,烧了魏咎。连项羽的叔叔项梁也死在章邯之手。
所以,章邯是非常能打的一个人。可以说从章邯东征以来,所有的起义军没有一支胜过章邯。章邯只是在最后投降项羽了。他投降项羽的时候,他手下还有20万军队。这20万人后来被项羽坑杀了。这个人是个非常能征善战的人。他为什么会打败呢?可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章邯的军队失去民心了。因为韩信分析的时候说过,秦代的三个降将失去民心了。韩信这个说法影响很大,但并不可靠。其实章邯战败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民心的问题,而是在于他猝不及防,他疏于防守。如果他精心准备的话,韩信未必能过得了章邯这一关。章邯是很能打的一个大将。当然,章邯的悲剧就在于他遇到了这个时期比他还要强的一个军事奇才,韩信。这是章邯的悲剧。这是第一个原因:章邯的战败。
第二个原因:刘邦兵盛。刘邦的军队气势很盛,从汉中杀回关中,为什么打得这么顺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的部队的士气非常高。刘邦的部队士气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韩信给他分析的这点倒是对的,因为刘邦的士兵都想着回家乡去,打回老家去。因为他们是江苏兵,你现在给他弄到陕西南部,要打回老家去,士兵们、将军们都想着打回老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战士的士气非常高,士气旺盛。韩信恰恰是利用了刘邦军队高仗的士气杀回关中,所以仗打得很顺。这中间还有一个原因。
刘邦到了汉中和巴蜀以后,当地有一个人叫范目,就是四川阆中人,现在还有阆中这个地方,是个古城。阆中人,一个叫范目的人,他给刘邦提了个建议。他建议刘邦招募一批当时巴蜀之地的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是什么人?叫賨人,就是賨民。说你把賨民招过来,賨民有一个特点,特别善于走山路。所以刘邦就听了范目的话,在他的军队中间就招集了一大批賨民。这些人善于翻山越岭,所以打章邯的时候,这些人打的是前锋。这对韩信能够偷袭章邯得手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刘邦还定三秦打得顺的第二个原因。
下面讲第三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我们这一节课讲了重点,我们下面所有的时间都来讲这么一个问题:什么问题? 第三个什么原因?
项羽没有出手。项羽为什么坐视不救?关中之地那么重要,他留守三秦王,封了三秦王,堵住刘邦,现在刘邦杀回来了,项羽凭什么不去救?而且更奇怪的是,三秦王之一的雍王章邯在费丘坚守了十个月,章邯在等什么?章邯在等项羽的出兵。如果项羽出兵关中的话,章邯就是他的内应。他在等十个月,项羽始终没有向关中发兵,没有去镇压刘邦的关中之侵,没有干预刘邦收复关中。为什么?项羽为什么对刘邦当时封的时候那么千方百计的,冒着负约的名字,不惜在政治上丢分?刘邦既已出关中,现在刘邦杀回来了,项羽为什么不动?项羽如果动,刘邦还能得手吗?这就是个大谜团。为什么七个月的按兵不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荀悦的《汉纪》统统没有记载。正史没有,野史也没有。没有记载,我就按我的理解来讲。司马迁跟班固没有写,项羽也没有说,那么解读历史的人就不得不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
那么我认为为什么他不动呢?这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项羽陷入了另外一个泥沼。陷到一个泥潭里,拔不出来腿,没有力量去顾及刘邦了,没有力量去顾及他。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泥潭?让项羽陷进去拔不出腿来的山东齐地出了乱子,山东齐地之乱,是因为有一个人姓田叫田荣给惹了麻烦。
田荣是谁?田荣和他的堂兄叫田儋,还有他的弟弟田恒。他们三个人是最早在山东,也就是最早在齐地造反反秦的。首先是田儋战死,田儋战死以后,田荣统兵。田荣在统兵阶段,田荣跟项梁发生矛盾了。为什么?因为是章邯先杀了田儋,杀了田荣的堂兄田儋,然后在东阿围住了田荣,要把田荣给剿灭。在田荣十分危急的情况下,项梁亲自带兵把田荣救出来,把章邯打败了。项梁救了田荣一命。
完了以后,章邯是向西逃,项梁是带兵向西追,两人追着,而田荣被项梁救出来以后回去了。回到齐地他不打了。为什么?因为他的堂兄田儋在起兵以后,他已经自封为齐王了。但田儋战死的消息传到齐地以后,齐地另外立了一个齐王,又立了一个齐王。田荣一听说他的堂兄死了以后,齐国人又立了一个齐王,田荣不听,田荣杀回去,把那个齐王给打跑了。打到哪去了?跑到楚怀王雄心那去了。他手下的一个将一个相也姓田,跑到赵国去了。然后田荣就在齐地立了他的堂兄田儋的儿子,叫田市,市场的市,立了田市做了齐王,他掌握了大权。
那么项梁怎么办?项梁追着打章邯,章邯不断的得到援兵。这个时候项梁就向田荣求援了。因为项梁想的很简单,章邯围住你的时候,我亲自带兵把你救出来。现在章邯增加了这么多兵,要和我决斗,那么你能不能来帮我一下,咱们一块把章邯打败。田荣说可以,要叫我出兵,我得开个价。开个什么价?你得把逃到你们楚国的立的齐王给杀了,赵国得把逃过去的国相跟将军也给杀了。如果楚国跟赵国把这三个人杀了,我就出兵。不杀,我不出兵。田荣这个价很明显没有道理。当你被章邯围住的时候,是人家项梁救了你,项梁救你的时候是不计任何代价的,把你救出来了。现在项梁遇到危难了,叫你去出兵,他开条件。结果楚怀王熊心不杀,赵国也不杀,田荣就不出兵。由于田荣不出兵,再加上项梁的骄傲自大,最后项梁战败,被章邯所杀。你看项梁是怎么死的?项梁之死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的轻敌,另一方面是因为田荣见死不救,导致项梁战败死亡。项梁是因为田荣坐视不救死的。
你说项羽对田荣会怎么样?恨到牙缝里了。田荣没有封,这也是项羽大分封留下来的一个后患。所以4月份,被项羽分封的18个诸侯王回到自己的封国去。到了5月份,田荣就在齐地暴乱,先把项羽封的三个齐王一个一个全杀了。
这三个齐王,其中有一个是胶东王田市,还是他堂兄田儋的儿子,是他亲自立的,他立的齐王现在被项羽又封了,还是齐王,不过项羽把他改封了,改封到什么地方?改封到胶东,去做胶东王了。田荣就不让田市去,田市觉得是项羽封的,你不去项羽说杀就杀,害怕。田市害怕,田市想去,结果田荣不让他去。最后他侄子就偷偷的跑到胶东,田荣还不依不饶,一直带兵追到胶东,把他堂侄子在胶东给杀了。
他5月份杀了项羽立的齐王,6月份杀了他的堂兄田儋的儿子,他立的齐王,项羽封的胶东王,7月份他又把另一个齐国的济北王给杀了。等于是项羽封了三个齐王,田荣全杀光了。然后他把三齐并到一块,自封齐王。这一切把项羽的整个的计划全打乱了。你想想,项羽能容忍吗?本来项羽封了三齐王,叫三齐王相互制约,保证齐地的安全,因为齐就是今天的山东,而项羽自己封为西楚霸王,他的都城在哪?在今天的徐州,就是当时的彭城,徐州离山东多近?咫尺之遥,咫尺之遥牵着项羽的心。
而且田荣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先把齐地的三王全宰了,他自己做齐王。跟着他又联合了另外两个对项羽不满的人,一个就是后来我们今后还要讲到刘邦未来手下的一员大将,叫彭越。彭越是一个渔民,后来做了强盗,在秦末大起义的中间被当地的老百姓卷着非推选他做头。彭越说你们要叫我做头也可以,你们得听我的号令。大家说可以。彭越说这样吧,既然你们都愿意听我的,明天早上天一亮咱们就集合,君无戏言。一大早彭越就去了,等到日上三竿,还有好多人没来,最后是拖拖拉拉,最后迟到了还有十几个。彭越很生气,说:“既然你们这么拥戴我,你们还不听我的将令。迟到的人我也不能全杀,那就这样把最后一个迟到的杀了。”其他人觉得彭越不是开玩笑吗。
说叫大家集合,不就是来晚一点吗?还值得去杀吗?当大家嘻嘻哈哈的时候,彭越就把最后迟到的人拿出来,咔嚓一刀,杀了。这一下子把所有的人都镇住了。彭越由此成了梁地起义军的首领。所以彭越这个时候手下有了几千人。
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没有封彭越,因为项羽封他有两个标准。第一,以楚国为盟主,这是一个准则,不服从楚国做盟主的不封。第二,救赵入关,参与救赵入关的人就参加巨鹿之战,跟他一起进入函谷关的封,其他的不封。彭越的这两条都不符合,他既没有救赵入关,也没有尊楚为盟主,所以彭越没有封。
田荣就抓住机会,给彭越写了一封信,给了一个将军印,不是项羽不封你吗?我封你为将军,你也起来反项羽。彭越得到田荣给他的将军印,果然就起兵。然后项羽派了一个人去打,这个人还打败了。这是被田荣搅动的第一个人。
田荣不但自己把齐国闹反了,而且又把彭越给搅反了。搅反了一个彭越还不算,这个时候又来了一件事,赵国也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陈馀,这个人我们要记住他。这个人以后我们还会在讲韩信的时候再提到他。陈馀和张耳曾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当然张耳年长,陈馀年幼,他们两个人非常好,都是作为赵王手下的重要的大臣。
巨鹿之战以后两个人闹翻了。闹翻以后,陈馀一生气就弃了将军印回家了,不干了,也没有跟项羽入关。巨鹿之战他参加了,但他没有跟着入关。所以当项羽分封的时候,没有封陈馀为王,把张耳封为常山王,而陈馀就在他住的地方封了他三个县。
陈馀不满,觉得自己跟张耳一样,现在张耳是王,我只给我三个县,我的名分不够。所以陈馀主动给田荣写了封信,要求田荣赞助他。田荣接到信以后非常高兴,立即赞助了陈馀一部分军队。然后陈余就用他三个县的兵力,加上田荣资助的军队,然后联合起来把常山王张耳给打跑了。张耳就败了,逃到刘邦那去了。原来的赵国也乱了套了,本来赵国是一分为二,原来的赵王到代地去了,做代王,原来的赵地现在封给张耳做常山王,现在陈馀一反。把常山王赶走了,他就把原来的赵王给迎回来。赵王当然很感谢他了,就封陈馀做代王。
这样一来,你看一个田荣,搅乱了三个地方。第一,齐地大乱,整个齐地大乱。齐地原来是三个王,齐王、胶东王、济北王,这三个王都被田荣杀了。然后他把整个齐地都攥在自己手心。而且这次大乱牵涉的诸侯国非常多,齐地三个诸侯国全乱了,赵王跟常山王两个地方乱了,这是五个。刘邦并了三秦,加上他的汉,这是四个,这就是九个。加上燕国和辽东国,项羽封了十八个诸侯王,这时候十一个国家发生内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先打谁?
挨得最近的是田荣,最早起来折腾,把三齐王全做了。最远的是刘邦,把三秦王几乎全做了。再远的就是燕王和辽东王。近一点的还有常山王和代王。所以,项羽面临的一个抉择是:打谁?谁给他写的信?张良。张良一个人给项羽送了两封信。
第一封信说:刘邦是因为汉王失职,他本来做关中王,现在你没让他当,所以他的目的只想把关中得了就行了,他绝不敢再向东走,这是第一封信。这封信很明显,张良知道项羽有一股火,他不想让这股火烧到谁的身上,烧到刘邦的身上,他想把这股火引到别的地方。
第二封信是齐王田荣和赵王赵歇两个人联合写给刘邦的。写给刘邦什么信?说齐赵两国想联手把楚给灭了,这个信本来是田荣和赵王写给刘邦的,现在张良把这个信转给项羽看了。你看,田荣和赵歇两个人要联手把你灭了。
项羽同时看到两封信,一封信是张良说的,刘邦只想恢复他的关中王,绝不敢向东。另一封信是田荣和赵歇齐王和赵王要联手把你灭了。大家想想,张良这是什么心?张良就想把项羽的火引着他向东烧,可千万别敢向西烧,向西烧不烧到刘邦那去了。
这第一把火是最厉害的,这个时候是项羽的第一次打击波,第一打击波力量最强,打到谁的头上,项羽打到谁的头上,出手是非常重的。张良的意思是:你的第一拳别打到刘邦头上,第一拳打到田荣头上。据史书记载,项羽看完信以后决定不打刘邦,先打田荣。
你想想,我们在讲刘邦为什么四个月能够还定三秦。固然章邯打败了,刘邦的军队气势很盛,这都是次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项羽没有出手。项羽的手打到哪去了?打到齐国去了。怎么打到齐国去了?为什么打到齐国去了?我上面讲了一大段,大家明白了吗?是因为田荣在那捣乱,而且田荣还戳事,他不但他乱不行,把彭越也戳起来,把陈馀也戳起来,戳了一堆人都起来反。
你想想,当然田荣也有他的想法,他觉得我这样做不是反项羽的人越多,项羽就不会集中到一个拳头先打我了。五个指头按跳蚤,我总有逃生的机会吧。他没有想到他这样搞来搞去,再加上张良悄悄地把信一送,他本来是串联刘邦的信,现在串联刘邦的信又经过张良,又回送给项羽。项羽的火对田荣就更恼火了,所以项羽最后的判断,第一,天下所有的大乱,根子在田荣,这是第一。第二,齐国离我西楚国的国都彭城最近,这是地缘政治决定的,离我的国都最近,所以对我的威胁最大。
在这种情况下,这几个家伙都可恶,刘邦也可恶,陈馀也可恶,田荣也可恶。那么相比较起来,还是先田荣后刘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决定打田荣,所以一直拖了七个月。汉元年五月,四月诸侯回国,五月田荣闹事,十二月项羽兵发齐国。到那以后和田荣打了一仗,一仗把田荣打败,丢盔卸甲,田荣就逃到了平原,平原的老百姓抓着田荣杀了,田荣就完了。可以说项羽平定齐国之乱,打得出奇的顺。
但是项羽下面犯了一个大错误。什么错误?项羽只知道军事征服,不知道政治安抚,这是项羽一大弱点。所以他打胜了以后,他是趁势追赶田荣的逃兵,逮着逃兵,他就坑杀。碰见城池,他就火烧,然后又抓齐国的老弱妇女,见人抓人,见城烧城,见兵杀兵,一下子把齐国的老百姓逼反了。齐国老百姓本来就恨田荣,刚刚过上安平日子,田荣捣乱,把田荣杀了,这个事就完了。如果杀了田荣,到此为止,项羽出个告示一招安,天下形势就安定了。他立即可以腾出手西进,对付刘邦了。结果,项羽没有这样做,而是烧杀抢掠,在齐国打起来了。
这么一打,齐国老百姓不愿意了。田荣有一个亲弟弟叫田横,这个人也不得了。田氏一家的三兄弟:田儋死了,田荣又死了。死了以后都是哥哥死了,弟弟都顶上去了,老三田横又顶上去了。田横把打败的这些士兵收集起来,收集了几万人,给项羽干上了。结果项羽在那一打,不能够迅速解决战斗,在山东战场拔不出腿来了。这就是刘邦还定三秦如此顺利的最重要的原因:项羽没有出手,由于他陷入齐地,拔不出来腿,导致刘邦趁此机会把整个关中之地全部平定。
所以我们这一集讲的是还定三秦,而还定三秦中间应当说刘邦是得到了很多便宜。比如说他用韩信作为主将,再比如说他利用了他的部队士气的高涨。最重要的是项羽,他的最大的对手项羽,由于战略上的错误,陷入齐地,拔不出来腿,没有办法集中力量对付他,导致刘邦迅速的把关中给占了。应当说没有项羽,刘邦就是山中无老虎了。所以项羽陷入齐地,拔不出来腿,刘邦就会东出函谷关,可不仅仅就是关中之地了。
那么刘邦东出函谷关以后,项羽还会怎么样来对待他?还是像那样的放手,让他在三秦大地那么去折腾吗?请看下集《彭城大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