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 01 传奇皇帝,历史书中关于刘邦出生和经历的神化内容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非常之多。从秦始皇建立帝国制度以来,许多皇帝的人生平淡无奇,没有传奇色彩。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西汉的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奇色彩,我们下面分五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刘邦的出生。我们看《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记载得非常离奇。刘邦的母亲史初称她为刘媪,刘媪就是简称为刘妈妈。她有一天外出,走到一个大泽,就是大湖旁边,累了、困了,就睡了。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太公出来找她,刚好是雷鸣电闪的这个时候,看到有一条蛟龙盘在刘妈妈的身上。等于说,刘妈妈在大湖旁边做了一场春梦,与一位神仙哥哥有了一场艳遇,回来就怀孕了,生下来就是刘邦。

中国所有的皇帝的出生都没有这样记载的。当然,这里也有问题——刘邦是不是太公的儿子就有问题了。但这样一写,史书就是这样记载的。而且刘邦生下来以后,还特别像蛟龙。记载他的面相特别像蛟龙,说明他“隆准而龙颜”,鼻子很高,脖子很长,脸就像方方正正的龙的形状一样。而且刘邦是美须髯,胡子很长、很漂亮,大腿上还有72个黑痣。像这样一出生就具有传奇色彩的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没有,第一个,也是唯独一个。这就是刘邦的出生。

第二,刘邦在家里就喜欢喝酒,但是家里没钱,喝不起。但刘邦就坚持一个信条:没钱也在办事。怎么办?赊账!他找了两个酒店,酒店的老板都是女老板,一个叫武负,另一个叫王媪。他找了这两个女老板开的酒店,到人家家去设酒喝。

喝了酒后,发生了两个怪事。喝醉了以后,刘邦就躺在酒店里休息,睡过以后,这两个女老板就看见刘邦的身上隐隐约约现出一条龙。这就跟出生的故事照应起来了。这还不算,哪一天刘邦来到女老板的店里赊酒喝,这一天的生意就特别火,酒卖得特别多。到了年底,这两个老板一合计,刘邦经常来喝酒,不但没有赔,还狠狠地赚了一把。所以到年底,干脆就一笔勾销,把刘邦欠的酒债一笔勾了。
不要还了,免了。

刘邦的生意,这是刘邦的喝酒。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记述皇帝的历史中间,也是没有第二个的。

第三,刘邦的婚姻非常富有传奇色彩。他的夫人,也就是他的结发之妻,叫吕雉。吕雉后来被称为吕后,她和唐代的武则天、清代的慈禧号称为三大女主,是三大女主之首。

刘邦和吕雉的结亲,源于他在泗水亭长的任上。在沛县做亭长的时候,亭长是一个很低的吏,不算官。在亭长的任上,出了一件事。沛县的县令有一个好朋友,姓吕,史书称为吕公。凡是这样称呼的,都是只知道姓,不知道名,公是对人的尊称。吕公原籍是在单父县,今天是山东的单县。后来因为避仇家,逃到了沛县。

吕公和县令关系非常好,县里的豪绅和一些官吏,听说县令家来的客人都来喝酒。操办这个事的,就是后来刘邦手下的开国第一功臣萧何。他定下个规矩,说凡是来喝酒,拿钱够一千的到堂上喝,不到一千的在堂外喝。

刘邦来的时候,递了个帖子,帖子上写了三个字,史书记载,叫“贺钱万”。就是说我拿着贺礼一万。这一喊,首先惊的是萧何。他说刘邦一年的工资攒到一块,也不够一万,所以他这一贺钱万,虚的,一个字没拿,就过来了。萧何就让他到堂屋里去了。

贺钱万的帖子一喊,把这一场宴会的主角吕公给惊动了。吕公一听说“贺钱万”,马上意识到这人拿的不是一般的钱,便迎到堂前来接人。结果一看接近的是刘邦。吕公从小就喜欢给人相面,看到刘邦的面相非常好。我们前面提到的龙准而龙颜,电视剧中常见的“龙颜大悦”,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吕公觉得刘邦的面相特别好,非常敬重刘邦,就把他请到里边去喝酒。在喝酒的过程中,吕公不断给刘邦使眼色,告诉他喝完酒不要走。刘邦很聪明,虽然读书不多,没读过什么书,但他懂得人家使眼色的意思,所以一直拖着不走。等到酒宴散了,他还没有走。

吕公就对他说:“我一生给无数人相过面,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面相像你的面相这么好,你可千万要珍惜。”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很好。我希望她能够嫁给你,伺候你,照顾你的生活。”吕公讲这个话。

第一点,讲刘邦面相好。刘邦非常高兴,他说如果许给他一个妻子,刘邦更高兴了。刘邦原来没有想到在这讨老婆的。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一个字不拿,大家都来喝酒。”他喜欢喝酒,我们前面介绍过,他非常喜欢喝酒的。

县令家里请客,酒不会差了,肯定是好酒,所以他就来了。他本来只想混一顿酒喝,结果他那个“贺钱万”不但混了一顿饭,又给“涮”了一个老婆。所以这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叫喜上加喜。刘邦特别高兴,就答应了这么好的事,马上就答应了。

这时候,刘邦还没有结婚,还没有成家。当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当然这个儿子不属于正式结婚的。他这个儿子是非婚生之子,这个我们以后再讲。所以他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下来了。吕公也很高兴,回去就给他的夫人讲了这件事。

结果,吕公的夫人,就是吕公的妻子,死活都不答应。人家还讲了个理由,讲了两点。首先,他说:“你经常说你的女儿要嫁贵人,你现在怎么能够嫁给一个泗水亭长呢?”这是第一点,那个泗水亭长是贵人吗?

第二,沛县的县令对你非常好,咱们就是投奔他来到沛县的。“沛令善公,求之不与。”就是说县令求婚,你没有答应。这个求之不与怎么理解?史书写得很不详细,大体有三种解释:

第一,县令向吕公求婚,把吕雉嫁给自己为妻,这叫求之不与。第二,为自己的儿子求婚。第三,代他人向吕公之女求婚。这三种说法我们现在不知道哪一说比较正确,司马迁写得不详细。

吕公的妻子就说了:“你本来要嫁贵人,那么好的一个朋友吕公求你都不允许,你怎么能嫁给刘邦?”所以吕公的妻子在家里面坚决不同意。当然,吕公做主,他最终还是嫁了。嫁之前还给他的老婆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此非儿女子所知也。”这事儿不是你们这些老娘们能够懂的。

坚决做主,就把女儿嫁给他了。这里我们可以算一算吕后的年龄,现在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来,县令求婚。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从这句话来看,吕雉应当是正常出嫁。如果不是正常出嫁的话,县令没有必要来求婚。而且应当说吕雉长得不说国色天香吧,至少说还是比较顺溜的,所以县令才会看上她了。县令很厉害啊,秦代的县令是很厉害的。县令怎么能向吕公,一个落难的老朋友,向他的女儿求婚呢?吕雉是正常婚姻。如果是正常婚姻的话,吕雉的年龄不应当超过20岁。

刘邦多大了呢?刘邦和吕雉结婚的时候,刘邦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两个年龄。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刘邦和吕雉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他生于公元前211年。也就是说,生刘盈这个儿子的时候,刘邦多大了?46岁。46岁有了个儿子,当然结婚肯定在46岁之前。

刘盈还有一个姐姐,后来叫鲁元公主。鲁元公主多大年龄,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可以假设一下,鲁元公主至少应该比她的弟弟刘盈长一岁到两岁。这是个最低的限度,不可能只差几个月。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长一岁到两岁,那就是说生女儿的时候,她生的女儿和生汉惠帝刘盈的时间之间有多大差距?生儿子时刘邦46岁,生女儿是多大了?应当是45岁或者44岁。假如是45岁或者44岁生,他和吕雉结婚应当在什么时间?至少提前一年吧。我们知道十月怀胎,那么他跟吕雉结婚的时候,他应该是四十四岁或者四十三岁。

光棍一条,找了一个不到20岁的老少配,她还没花一个子,就说了三个字:“贺钱万。”这个婚姻在中国所有的皇帝这样娶妻子的绝无仅有,就这一例。

第四点,面相。你看吕公嫁女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面相好。刘邦到底长什么样?我也看过一些历史上传过来的画,画得不像龙,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据说他面相很好,吕公嫁女儿就是一个例子了。

还有一个例子很清楚的,就是刘邦在做泗水亭长的时候,家里头的还需要种地,因为亭长收入很低。吕雉结婚以后生了女儿生了儿子,带着女儿儿子在田里种地。有一天来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来了以后就要水喝。

吕雉这个时候不但给了他水喝,而且管了他一顿饭。吃饱喝足,这个老人看着吕雉就说了句话:“夫人天下贵人,你是天下的贵人。”给她相面了。

当然,这话可信不可信,我们再说。这是感激之言,还是 छैन是贵人之相呢?我们不知道,但《史记》有这么一句话:“夫人天下贵人。”吕雉一听,吕雉这个正在田里种地的农妇,听到一个老人说她是贵人,赶快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拉过来,叫老先生看。

这老先生一看他儿子又说了一句话:“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你所以是个贵人,是因为你这个儿子是个大贵人。然后赶快叫他看他的女儿,说:“你的女儿也是贵人。”吕雉甭提多高兴了。老人就走了。

这老人刚走,刘邦就回来了。吕雉赶快把这个事情说给刘邦一听。刘邦一听说这老头走了多长时间了,吕雉说没有多长时间。然后刘邦就一遛小跑,追着老人追上了。追上以后,他就问:“你刚才说我的夫人是贵人,又说我儿子也贵,我女儿也贵,你看我怎么样?”

这老头看过他以后又说了两句话:“说相者夫人,因而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说你这个面相,那个富贵我不能说,太贵了。当然这话说出来以后,刘邦心里都是非常高兴。刘邦说了两句话:“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如果真像你说的,有朝一日我富贵了,我不会忘了你。”

当然刘邦后来当皇帝的时候,没有记载去找这个老先生。但他去找的时候能不能找到也很难讲。这是面相。

第五个传奇,是他的经历。刘邦经历非常奇特。他在泗水亭长的任上,有一次给他了一个任务,叫他押解一批骊山徒。骊山徒就是到骊山给秦皇修陵墓的刑徒。他押送骊山徒到咸阳去修秦皇陵,结果刚刚离开丰邑,走到丰邑的西边,这个地方史书叫做丰西泽,就是丰邑西边的一个大泽,骊山徒就开始逃亡了。

而且逃亡的速度非常惊人。丰西泽离它出发地点也不过几十里地,逃了差不多一半。你想一个人押送这么多刑徒,要说逃是管不住的。所以刘邦这么一算,他说这个地方还在江苏啊,要跑到骊山,就是跑到陕西。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那得走多长时间,等不到跑到骊山,这些刑徒就能全部跑光。

所以,刘邦这一计算不行了。照这个速度跑下去,不到骊山刑徒就跑光了。于是,刘邦长叹一声,就在丰西泽这个地方把剩下来的没有跑的刑徒叫到一块。他说:“反正我和你们也走不到骊山去了,今天晚上我把你们全放了,大家都自由了。我也就从此要藏起来了,因为我把你们放了以后,秦朝中央政府饶不了我的。你一个基层贱吏,负责押送骊山刑徒,竟然私自放了刑徒,那肯定是死罪一条啊。”

所以,刘邦说完话以后就把所有的刑徒都给放了。这个事件叫丰西泽纵徒,纵是放纵的意思。丰西泽纵徒这个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呢?史学界对它的说法不一,但是人们大致推测是在秦始皇35年到37年,也就是秦始皇最后的三年,发生了丰西泽纵徒。

结果,他这么一说,剩余的十几个人反倒不走了。大家觉得刘邦挺仗义的,把我们放了,自己也去流亡了,真是个哥们。那怎么办?这些人就跟着刘邦,刘邦当然很高兴,就和这些人在一块痛饮了一番。喝完酒,他们就赶路。

赶路的时候,前面有人探路,告诉刘邦说前面有一条蛇拦着路了,咱们退下,退回去。刘邦就说了五个字:“壮士行何畏。”壮士行路,我们怕什么!刘邦就走上前去,拔出佩剑,挥剑把这个蛇斩为两段。这就是斩蛇。今天在河南的永城还有一个碑,叫斩蛇碑,非常有名。刘邦的斩蛇后来就与他的起义连起来,叫斩蛇起义。其实,斩蛇和起义是两码事。

斩蛇完了以后,再往前走不多远,刘邦就喝多了,就睡了。他手下的人往前去探路,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那哭。别人就问:“老妈妈,你哭什么?”她说:“我的儿子是白帝子,化作一条蛇被赤帝子斩了,所以我哭。”别人都听不懂这个话,觉得老太太说得不着边际,想打她。突然之间,老太太就不见影了。

等刘邦酒醒以后,人家把这个事说给刘邦。刘邦一听,心里特别高兴,心里觉得这等于说他是赤帝子。赤帝子,赤就是红色,而且这话一传出来以后,跟随他的这些人都开始怕刘邦了,不是一般的人,赤帝子!后来,刘邦就隐居在芒砀山,芒砀山在河南的最东边。
今天,河南省的最东边——永城,靠近安徽这一带有山,叫芒砀山。刘邦就在芒砀山藏下来了。史书记载了三个字,叫“亡匿隐”。“亡匿隐”三个动词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逃亡,另一个就是隐居了。刘邦从此就在芒砀山这一带藏起来了,因为他这时候已经成了帝国的逃犯了。

但是,吕雉还是经常去找他。吕雉每次去都能找到他,所以刘邦就很奇怪,每次来你怎么能找到我?吕雉告诉他:“你的头上有一股云气,你走到哪儿,云气就在哪。我们就看着云气,一准能找到你。”这个话就越传越远,传了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刘邦的经历的传奇。

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需要。大家回想一下,刘邦从一个布衣贫民到当上天子皇帝,他只经历了七年两个阶段:三年参加反秦,四年楚汉战争,刘项争霸。七年以后,他就做了皇帝。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布衣,夺了人家的政权,自己当上了皇帝。如果这个先例被天下的老百姓知道,那么大家都会有一个想法:我能不能过把皇帝瘾?汉朝的江山还能稳定吗?

这里边有一个问题:真实的刘邦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真实的刘邦只要一过去,大家永远都不知道。我们看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的记载。记载的刘邦跟真实的刘邦,大家想想,它有很大的差别,它有两个倾向:一个叫神化,另一个叫丑化。

你们想想都能明白,因为当记载了某一个人的时候,需要突出这个人的时候,就会把这个人的平凡的一面、庸俗的一面,甚至于污浊的一面全部遮蔽了,把他不平凡的一面、光彩的一面、鲜亮的一面给放大了,这叫神化。反过来,有些人在记录的时候,可能把他的某一面给屏蔽了,把他的不好的一面给放大了,这叫丑化。

这个在历史记载中间太多了。大家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司马迁在记载刘邦的时候,其实他面对这些史料,只有两种态度:一个是信,另一个是不信。无论信和不信,信就不用说了。如果司马迁就相信刘妈妈和蛟龙做一场春梦,就能生下来一个真龙天子,司马迁肯定大书特书,我们不奇怪。

史记里写的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如果司马迁不相信,他要写吗?还得写,因为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当时所有的宫廷档案、宫廷文件,社会上的流传都是这个样子。你能不写吗?你能把所有这些历史记载从头撇了一边, 你说我就是不信,我就是不写?不可能。

为什么我们说记录的人物和真实的人物有区别?所有记录的时候,在记录这个人物的时候,它都受时代的约束,受时代的局限。像这一类事件,刘邦这么多传奇色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布衣。他在西汉王朝的时期,只用了七年时间当了皇帝。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是从哪接班?都是从他爸爸那接班。刘邦这个接班,你想想,他是把人家赶出宫殿,自己就想住到秦皇的床上去,是吧?

刘邦入关以后,他就想睡在秦宫里面,想睡秦王子婴的床到底什么样子,是吧?你想在那种情况下,他是把人家赶出来了,然后他自己再钻进去。这样的一个取而代之,他必须对自己得有一个交代。这个交代就说刘邦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老百姓别做这个梦,只有刘邦这个母亲刘妈妈,她有这种特异功能,梦龙生龙。

其实刘邦的出生,这样的人和动物这么一结合就生孩子。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感生说。感生说其实是古人对人类的生育,在人类生育成少的时候,不知道人是怎么生下来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不科学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史籍记载中,经过感生说生出来的人只有七个人,这七个人都不得了:第一个炎帝,第二个黄帝,第三个颛顼,第四个尧,第五个舜,第六个大禹,第七个刘邦。这就是感生说。

可见,人和动物要生个孩子, 只能生出来炎黄二帝,再生出来个颛顼。这都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然后生出来的是尧舜禹。再往下,第七位就是刘邦。中国古代记载,其他的皇帝没有这样生出来的,都是正常的,都是有道德的。刘邦的出生,我们只能说他是个美丽的神话,他是一种造神运动的结果。

至于说刘邦的面相,我刚才说过了,既没有相片又没有录像,你说刘邦的面相好。
好到什么样子?

史记和汉书的《高祖本纪》和《高帝纪》记载的都非常好。但是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的富贵通达和面相没有必然的联系。至于吕公嫁女儿这件事情,我们做一个解释。

吕公嫁女儿。吕公真是看着刘邦的面相好才嫁女儿的吗?《史记》记载,吕公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一个叫吕雉,一个叫吕媭。他的大女儿吕雉嫁给刘邦了,将来刘邦当皇帝了。还有,二女儿嫁给谁了?嫁给樊哙了。

樊哙是个什么人?他是卖狗肉的。你说吕公要是真是面相好才嫁闺女,第一女儿嫁一个泗水亭长,第二个女儿嫁一个卖狗肉的屠夫,这两个女儿嫁给樊哙有什么好面相?这就不可解释了。

两个女儿,一个嫁一个面相极好的,一个嫁一个卖狗肉的屠夫,这怎么解释吕公的看面相嫁女儿?不可解释。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不过是一个造神运动,但这说明刘邦不是一般人。

这些说法不符合我们现代科学的知识。大家知道,有此一说就好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在我们《二十四史》的记载中,《史记》和《汉书》的记载,刘邦的确是最富有传奇的皇帝。

但是在他再有传奇色彩,丰西泽纵徒以后,刘邦就成了一个逃犯了。隐藏在芒砀山是个长远之计吗?将来怎么办?你一个布衣怎么样改变你的人生命运?请看下集《时代玉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