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28 另类奇才【东方朔这个另类奇才如何发迹,如何大隐隐于朝|王立群|史记】


上一集,我们讲到淮南王刘长的儿子衡山王刘赐一错再错,最后造反被杀的故事

东方朔这个人在武帝一朝时期的众多人才中间显得非常特殊。在当时那个时代,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他。可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价值多元,我们倒是可以给东方朔取一个名字。我把它叫做“另类奇才”。

其中一个类就是别一类,它和一般的人不一样。我们下面先谈一谈东方朔另类的七种表现。

第一件事:求职。

我们看东方朔如何求职。汉武帝即位是在公元前140年,也就是建元元年即位。汉武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选拔贤才。当时汉武帝就下了一个诏书,要推举贤良文学。但同时,汉武帝又允许其他的人可以上书武帝,就是说你可以写一封求职信给汉武帝,汉武帝如果看中了就可以任用你。

这一次汉武帝下了诏以后,来求职的人是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衔鬻者,以千数。也就是说,有几千人来参加这一次的选举。如此多的参选者,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海选”。

海选的定义是:第一,就是不设门槛的选人才。东方朔参加了海选。然而,海选的弱点就是对手太多。你怎么能够在众多的对手之中吸引住汉武帝的眼球?这就是一大本领。

那么,东方朔怎么办?他来了一段“海吹”。海选是不设门槛的选举人才,海吹是不着边际的吹大牛。我们看看东方朔是怎么给汉武帝写信的。他说:“草民东方朔,幼失父母,兄嫂养大。十三岁才开始读书,三个冬天我把文史书籍就读完了,然后读了二十二万言。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读诗书,然后自己又十九岁读兵法,读了二十二万言。如此到现在我二十二岁,我已经读完天下的书了。”

这是先说自己的学识,然后说自己的人才。他还说:“我身高九尺三。”我们知道项羽身高八尺,九尺三相当于现在的,如果换算一下,是两米出头、两米多的大哥。他接着说:“我眼睛亮得像珍珠,牙齿整齐洁白得像贝壳。”同时,我兼有孟贲之勇敢,庆忌之敏捷,鲍叔之廉洁,尾生之诚信。

这四个人我做一点简单的解释。他说:“我的勇敢赛过孟贲。”孟贲是古代的勇士;“我的敏捷就像庆忌一样。”庆忌是古代身手最敏捷的人;“我廉洁得像鲍叔。”鲍叔是齐国的大夫;“我还有尾生的那种诚信。”尾生是古代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他有一个很奇特的故事。

有一天,尾生约见他的女朋友,约好在桥下相见。然而,那个女朋友没有来,尾生就在桥下等。等着等着,河水暴涨,尾生却不愿意离开,最终被水淹死。就这样,他坚持没有离开。

东方朔曾说:“我兼有这四个人的长处,所以我这个人是文武兼备,才貌双全,总可以做个公务员。”这就是东方朔的求职信。这个求职信一递上去,汉武帝一看,眼睛一亮。他就想起来,因为在几千封求职信中,只有东方朔的求职信写得特别另类。

所以,你想想,汉武帝作为一个主考官,每天要看那么多人的求职信,找工作、写求职书。看来看去,只有东方朔写得特别另类,因此汉武帝一下子就记住了东方朔。他能吸引眼球。换句话说,当汉武帝陷入审美疲劳的时候,这封信给了他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下子汉武帝就记住了他了。

好了,这一次,东方朔一次性被选中。入选以后,他的处理就是待诏公车,在公车这个衙门里等待皇上的召见,成为顾问。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件另类的事——求职。

接下来是第二件事,关于提职。东方朔入仕途以后,待了一段时间就烦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公车署,这是一个很偏冷的衙门,轻易见不到皇帝。而且俸禄很薄,待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感到烦闷。他希望皇帝提拔他,把他的级别提高一点,但没有人提拔。

东方朔想了想:既然没有人提拔我,我就来个自我提拔,自己给自己提一下级别。他怎么提呢?他觉得,虽然那个时期还没有《西游记》流传,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朔在公车中就像孙悟空到了天宫做弼马温一样,虽然有个官职,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受到重视。

汉武帝根本没有把他重视,所以他想找个办法,再给自己提拔一下。想来想去,他决定从弼马温入手。怎么办呢?因为汉武帝找了一批侏儒为他养马,东方朔一想,找到了这个机会。

于是,东方朔就找到为汉武帝养马的这一批弼马温,给他们讲了一番话。东方朔讲得声色俱厉,说:“皇上说了,你们这些人……”
种田没力气,
当官没本事,
打仗不勇敢。
所以,皇上决定把你们统统全部杀了。

这一批小侏儒们一听说皇上要杀他们,而且东方朔说的杀的三条理由挺有道理:

  1. 不能种田;
  2. 不能当官;
  3. 不能打仗。

白养你们,杀了。

这一批人全吓哭了,就求东方朔要救救我。

东方朔说:“我可怜你们,想给你们说个办法。待一会儿,皇上要从这过。皇上来的时候,你们跪下来求饶,说不定还能捡条命。”
东方朔说完就走了。

待了一会儿,汉武帝过来了。这一批侏儒们一看汉武帝来了,齐刷刷、黑牙牙扑通一声全跪下来了,一个就是喊“皇上饶命”,把汉武帝搞懵了。

汉武帝不知道怎么回事,一问,原来是东方朔说自己要把这些侏儒们全杀了。汉武帝一听,这气就不打一处来,首先安慰这些侏儒:“没那回事。”

然后就召见东方朔,问:“你为什么假传圣旨?”
东方朔理直气壮地说:“这一批小侏儒身高不足三尺,他们的俸禄是一袋米二百四十文钱。我身高九尺三,也是同样一袋米二百四十文钱。他们一个个吃得每天肚皮都撑破了,我是饿得前心贴后背。你要觉得我能用,就给我加薪;你要觉得我不能干,那就打包我走,咱也省点米。”

汉武帝一听,哈哈大笑。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来了,人家一不要官,二不要地,就要个吃饱肚子。”
于是皇上答应了。从待诏公车给他提拔到待诏金马门。这个待诏金马门和待诏公车署就不一样了,离皇帝的身边近,而且俸禄也高了。

这一次,东方朔算是一次,按我们现在一个很时髦的词,这叫恶搞。
东方朔这是恶搞,而且很大胆,他动用了一批群众演员,让那些侏儒一类的群众演员搞了一次恶搞,把汉武帝搞得哈哈大笑。
因为东方朔觉得他有一个原则,他觉得他不论怎么搞,只要皇上哈哈一笑,啥事都没有。这一次他又灵验了,所以越搞,东方朔胆子越大。

过了不久,赶到伏天,就是三伏天。到了三伏天,有一个伏日。伏日是祭祀,这一天要祭祀。到伏日的祭祀这一天,皇上就赐给大臣们肉,赐了很多肉。

但是大臣们都在那等着领肉,那个分肉官迟迟不来,大臣们都等急了。
太阳都偏西了,啥等等不来。这个分肉的官,所以那些大臣们一个一个都干急不出汗。这个东方朔一看,没人分,咱自己动手吧。

东方朔自己上去,拔出刀来。那一大块肉,他找那个最大的地方,狠狠地切了一刀,切了一大块,往怀里头一揣。

他一边切,一边给其他的大臣们说:“今儿天热,得早点回家,我就不等了。不好意思,我先走一步了。”他怀揣着肉走了。其他的大臣们不敢,谁敢没有皇上的诏令私自切肉啊!傻了,都瞪着眼,看着东方朔把肉拿走,一个一个气得鼓鼓的。

一直等到分肉官来了,他分了。第二天的分肉官就不愿意了,把这事报告给皇上了。一报告皇上,汉武帝想了,这又是个机会,再整东方朔一下。

汉武帝又问:“昨天怎么回事?”又问东方朔。东方朔一听皇帝责怪他,先脱帽再谢罪。汉武帝不饶他:“你光脱帽谢罪不行,你得做个自我批评。你当着文武百官,给我做一个自我批评,要批评检查,深刻了过关,不深刻过不了关!”

东方朔一听,自我批评,小菜一点,张口就来。他来了一下,这么一段自我批评。他说:“东方朔,不等皇上下诏令,你就私自切肉,何其无礼!自己拔刀切肉,何其壮观!切肉切得那么一小块,多么廉洁!把这个肉拿回家,自己不吃,全给了老婆,多么是个爱妻模范!”

东方朔这个自我批评还没有说完,汉武帝笑得弯了腰,满朝文武也都憋不住都笑了。汉武帝就说:“你这到底是自我批评啊,还是自我表扬?”

这就是东方朔的第三件事。有一次,在长安的建章宫中间,跑出来一个动物。这个动物长得像麋鹿,但是大臣们又都不认识,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就亲自去看,看看汉武帝也不认识,他就想起东方朔,叫东方朔来掌掌眼,看看这是什么东西。

东方朔一来一看:“我知道。”知道就要回答啊,东方朔不:“我现在饿了,你给我搞点儿酒,我搞点儿肉,我吃饱肚子我有力气回答。”汉武帝没办法,就把那个好酒好肉拿过来。

东方朔是,东方朔是海喝海吃,吃了一顿。吃完了,汉武帝等他揭秘了,东方朔说:“不行,我吃饱这顿我没下顿啊。”
城外有一块地,那块地呀非常肥沃。周围还有池塘,还有芦苇,非常好。请皇上把那块地和那个湖都赐给我。

我再回答。汉武帝一觉得,你听着,东方朔不是耍大牌吗?但是又没有办法,说:“行啊,给你。”这东方朔才回答说:“这个动物叫驺牙。”他说:“什么叫驺牙呢?”说这个动物满嘴的牙齿长得是一样的。这个牙长得没有大小之分,他排列得像驺骑一样,像骑兵一样整整齐齐,叫驺牙。说这个驺牙一出现,就意味着什么呢?就意味着天下有人要归顺我们大汉王朝。

所以汉武帝一听啊,非常高兴。驺牙的出现意味着有外族归顺汉朝,因此汉武帝就重赏了东方朔。第二年果然是匈奴的浑邪王,带了几万人归顺汉朝,应验了前一年东方朔的预言。因此,汉武帝第二次又赏了东方朔一批东西。

这是东方朔的咨询。我们看这个皇帝,他作为一个待诏,就是等着皇帝咨询的。然而东方朔这个待诏,待诏得很奇特,很另类。一方面说明这个人很智慧,确实知识渊博;另一方面也说明东方朔这个人,他很懂得什么叫皇帝,皇帝什么时候最慷慨,什么叫价值。东方朔知道自己:当一个人有使用价值的时候,他才具有价值。也只有当你具有使用价值的时候,你才敢要。

所以东方朔还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皇帝向他咨询事情,他敢公开伸手要。他的“要”有两点:第一,他觉得自己有把握,能够回答皇上所提出来的所有问题;第二,东方朔有把握,在皇帝将要发怒的那一瞬间,他能把皇帝逗得哈哈大笑。只要一笑,万事皆了。

这是我们讲的第四件事。东方朔不单在这些事情上表现得非常另类,我们再来看看东方朔的婚姻。东方朔的婚姻有三大纪律:

第一条纪律,是一定要娶京城的女子,首都的女孩不要。

第二条纪律,据《史记》与《汉书》的记载,他要娶什么?娶好女少妇。好就是美,好女就是美女,少妇就是年龄小。简单来说,好女少妇就是小美女。

第三条,一年一换老婆。他一年一换老婆,因为东方朔经常得到皇帝的赏赐,他把皇帝的赏赐都用来干什么?每一年都欢送老美女,迎接新美女。
他是一年一换老婆。
一年一换老婆。当时大臣们都看不惯他,把这个事反映给皇上,说东方朔这个人太狂。汉武帝还提东方朔打抱不平,说东方朔幸亏有这点毛病;要没这点毛病,你们谁能比得上他?汉武帝还挺偏向他。

这是这个东方朔的婚姻。第六件事情,就是获赏。东方朔经常得到皇帝的赏赐,其中皇帝赏赐的最多的是两件事:一个是赐食,一个是赐绢。赐食就是赐给他饭。东方朔怎么吃?皇帝赏给他饭,他是狼吞虎咽地吃,一点不拘小节。吃完以后还不拉倒,还要打包。

所以我们现在都知道打包,大家都觉得打包好像从国外传来的。其实打包的专利权,就是我们中国古代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他有专利权。东方朔是第一个发明打包的人。当时一没有塑料袋,二没有饭盒。东方朔打包很奇怪,把衣服一脱,用衣服把肉什么东西一裹巴,拎着就走。所以他衣服经常打包,打得污垢不堪的,他也不在乎。

大臣们看他打包的样子,都觉得这个人很没出息,他也不理会。到那儿就还吃,吃完打包就走。这是赐食。

再一个是赐绢。皇帝经常赐给他绢,赐给他的绢,那些绢比较重,这个不太好打包,背又不好背。东方朔就找了个扁担挑着,把皇上赐给他的绢全挑回家。赐给他的绢,他主要用来迎娶小美女。他这个俸禄很多,但是他开销也很大,因为他一年要换一次老婆。

你想说东方朔这么一个另类的人,皇上还挺喜欢他,结果就遭到一些人的嫉妒。东方朔对付别人的嫉妒,他也有他的怪招,他的怪招还挺厉害的。

有一次,汉武帝当时没有那么多游戏不能上网,汉武帝也嫌得无聊,就召集大臣们玩什么东西。汉武帝逮着一只壁虎,然后用一个器物,一个盆把壁虎扣着,让大臣们猜,这个盆底下扣着什么。大臣们谁猜对有赏,大臣们是猜来猜去,谁也猜不对,最后叫东方朔来猜。

东方朔到那一看,听着说:“你说这个东西是龙吧,它没有脚;是蛇吧,它没有腿。可是它又能够爬墙,所以我猜这个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然后他猜完以后,汉武帝哈哈大笑,觉得猜中了。
赏了他很多东西,这又够东方朔两年娶老婆了。结果,汉武帝还不服气。他怕自己是蒙的,又连着叫他猜。汉武帝设一次他中一次,设一次猜中一次。一会儿,他那个赏赐的东西堆积如山。

结果,有一个人不愿意了。这个人姓郭,叫郭舍人。他就是经常在汉武帝身边,且很得汉武帝宠幸的一个人。郭舍人觉得东方朔得了这么多东西,于是嗷嗷大叫地说:“东方朔说那些东西都不算数,是蒙的。我弄的东西要他猜,如果他能猜对,我情愿挨一百大板;如果他猜错,那些绢都归我。”

结果,东方朔可以啊。这个郭舍人就找了一个树叶,树叶上还长了菌类,把这个树叶扣到盘底下,叫东方朔猜。东方朔毫不费力地就猜出来了。猜出来后,郭舍人无话可说,只好领赏。一百大板啊!这一百大板打得郭舍人嗷嗷大叫,东方朔则在旁边看着他挨打,哈哈大笑,还冷嘲热讽。

以上我们讲了七件事。从这七件事可以看出来,东方朔和我们前面讲过的所有武帝时期的大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这一集叫《另类奇才》,他是个非常另类的人。

东方朔为什么要做一个另类的人?曾经有一次,皇宫中间有一个侍从,他看到东方朔就问:“东方先生啊,我听人家说都说你脑子里有毛病,是个疯子。你说大家的说法对不对?”东方朔回答:“他们说的不对。我这个人啊,其实不是个疯子。我只不过是把那个朝廷当做一个隐居之地的隐士。”

这些人之所以说他是疯子,是因为东方朔在朝廷中间闹事闹得特别多。刚才我们讲了七件事,其实当这个侍从问他的时候,东方朔前面刚闹了一件事。东方朔最终闹到什么程度呢?他在皇宫中间喝醉酒,跑到汉武帝的办公室撒了泡尿,尿到汉武帝的办公室。汉武帝当然很生气,就把东方朔免官了,但也没有一撸到底,只是让他待诏宦者署,把他贬到另外一个地方,仍然要让他待诏,因为汉帝还是离不开这种人。以后我们再讲为什么离不开他。

东方朔回答说:“你们说我不对,我不是个疯子,其实我是……”
把朝廷作为一个隐居之地。然后有一次,喝酒的时候,东方朔在喝着酒。当酒喝得更浓的时候,东方朔据地而歌,按着这个地据地唱了一首歌。这个歌后来有一个名字叫《据地歌》。这个歌一直到今天都存下来了。

这《据地歌》有这么几句话:叫“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这个话什么意思呢?是说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隐居在皇宫的宫廷之中。既然朝廷中间可以作为一个隐居之地,我何必要到深山之中住那个草房子呢?

这个话后来被人们引申,大家都公认东方朔是个大隐。到了唐代,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叫《中隐》。后来人们就把它发展起来,发展成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三句话: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今天,我们有些当代人又给它加了一句话,说:“超隐,隐于网。”超隐隐于网,就是在网络中,那是超级隐士。

这个小隐一般的隐士,它是隐藏在民间,这叫小隐隐于野;野就是民间。中隐隐于市,市就是市井;大隐隐于朝,东方朔是把朝堂当做隐居之地。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

所以,东方朔这个人实际上是把朝廷、整个朝堂当做自己的隐居之地的一个隐士。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表现得那么另类了。东方朔就是把这个朝堂当做自己的隐居之地。

既然是隐居,他追求的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实实在在、快快乐乐。所以,东方朔自己割肉,一年一换妻,打包不怕笑,朝堂可撒尿,他什么都干。

其实这些事情都和他把朝廷当做一回事。假如他把这个朝廷当做一个很神圣的地方,把自己的待诏当做一个神圣的职业,他敢这样做吗?他不是这样的。他首先是把朝廷当做一个隐居之地。既然是个隐居之地,他就随便给你这个恶搞,给你这个经常闹点事,这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汉武帝又不是一个慈善家,汉武帝凭什么能够容忍这么一个恶搞作秀的东方朔呢?原因只有两个字:快乐。汉武帝啊,他需要各种人。
他需要卫青,为他开疆拓土。他需要公孙弘,为他处理朝政。他需要张汤,为他审理案子。他同时还需要东方朔,整天逗得他高高兴兴。

你看东方朔,一封求职书,汉武帝看着直乐。然后东方朔一个自我批评,一个自我检讨,汉武帝又是直乐。

所以看见东方朔,汉武帝就想笑。你凭什么不要这样的大臣?因此,汉武帝对东方朔其实有一个定位。这个定位就是:汉武帝他的人才中间,像公孙弘、像汲黯,像这些人,他是把他们当做朝中的重臣看待。而把东方朔这种人当做什么看待呢?弄臣,弄臣看待。

所以,一个是重臣,一个是弄臣,汉武帝两边的人他都需要。所以我们看,汉武帝确实还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他一方面需要有人给他处理外交、政治这些事情,还需要有人让他每天活得快快乐乐的。这就是他能够容忍东方朔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其实,东方朔他所宣扬的那个大隐,就是隐居这个事情。我们在这里简单说一句:其实这个隐,并不是一种生存状态,不取决于生存状态。你是生活在民间、生活在市井、生活在朝廷,实际上不是这样。其实这个隐更多的是一种处事、一种心态,一种处事的心态。

什么叫大隐呢?以我来看,就是你能够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守住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大隐。这就是东方朔他非常高明的地方。因此,我们以上介绍了一个另类奇才东方朔,他和我们前面讲过的武帝朝的所有大臣都不一样。

那么我下面要问大家几个问题:第一,东方朔真正做到隐于朝了吗?他满腹诗书,读了那么多书,他难道就甘愿意做一个另类的人吗?他入朝做官,贪图的就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就是为了衣食无忧吗?这些问题该怎么解释呢?请看下集,庐山真面。

谢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