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到异人奇缘,后来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48年。这一年,秦军对赵国的都城发动了一次猛烈的进攻。因为在这之前,秦军已经把赵国的主力给消灭掉了,所以秦军这一次进攻的目的是想一举把赵国的都城邯郸给拿下来。
因此,这一年赵国都城邯郸的军民举行了一个可以说十分悲壮惨烈的都城保卫战。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秦军打得并不顺利。但是,赵国的最高当局知道秦军这一次是要把赵国都城给拿下来,把赵国给灭掉。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当局就做了一个决定:把异人给杀掉。
因为你要亡我国家了,我再留你的人质没有用了。这个决定做出来以后,被异人的师父吕不韦得知了。吕不韦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想办法,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钱。
于是,吕不韦花了六百金的重金,用重金收买了两方面的人员:一个是看守异人的住宅的人员,另一个是把守城门的官员。结果吕不韦带着异人就逃出去了。这就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把磨这么一推,他们算逃出来了。
但是,异人和吕不韦逃出来了,异人的夫人可就惨了,赵姬就惨了。赵姬不能走,这钱只能允许买了两条命。所以,赵姬带着他的儿子赵政立即就逃亡了。因为赵国抓不到异人,那么他要抓他的夫人和儿子。
就这样,赵姬带着他的儿子东躲西藏,在赵国非常艰难地生活。因为只要被抓住一定会被处死,这个时候赵政才两岁,还很小。
这件事情过了几年以后,就是到了公元前251年,做了56年秦王的昭襄王终于死了,他总算是死掉了。在他死之前,他已经殴死了一个王太子。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位做了秦王,也就是秦孝文王。
这个时候,异人就改名,为了讨华阳夫人的喜欢,改名叫子楚。子楚被立为太子。这样以来,赵姬在赵国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姬一下子变成了太子的夫人。因为子楚将来要继位的话,赵姬有可能就是王后。
赵政的地位也改变了,赵政是子楚的嫡子,他有可能将来做太子。所以,赵国就不敢再追杀了,反而是千方百计找到他们,非常礼貌地把赵姬和赵政送回到秦国去。这样,赵姬就结束了在赵国的流亡生活。而这个时候,赵政多大了呢?
赵政这时候已经九岁了,可以说他在赵国度过了非常痛苦的、噩梦般的九年童年生活。回到了秦国,赵姬总算是平安地回来了。
但是回来以后,毕竟因为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他的大儿子已经死了。二儿子安国君继位,安国君看来身体也不如他父亲。虽然继位了,他也已经被他父亲熬得差不多了,快到油浸灯枯的时候了。所以安国君在秋天忙着处理他父亲的丧事。秦国当时实行十月是第一个月,到十月改元继位。
不幸的是,安国君在正式继位三天后就去世了。这使得异人(后来的秦庄襄王)被立为太子。虽然当了太子,他还没有尝到太子的滋味,就这么一下子他成了国君。一继位以后,异人就成为了秦昭襄王,而赵姬则成了王后,赵政成了太子。
对于赵姬来说,这总算是熬出来了。多年在赵国的艰苦生活,现在总算是熬出来当了王后,可以说是苦尽甘来,幸福的日子就在后头。然而,人世间的幸福往往是最短暂的。庄襄王的身体也不好,继位三年后死去,虽然比他父亲好一点,但还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去世。
此时,赵政即位为秦王,他在十三岁时成为国君。虽然十三岁的孩子一下子做了国君是一个幸事,但他的母亲赵姬却十分凄惨。想想看,赵姬从吕不韦转到异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子楚),然后生下了赵政。她在赵国过得不容易,刚回到秦国就过上好日子,丈夫却去世了。儿子只有十三岁,我们可以推算一下,赵姬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岁上下。
对于赵姬来说,这个时候她的处境很困难。三十岁左右的她,丈夫去世,如果她在今天是个老百姓,重组家庭是可以的,但在秦国,她是王太后,儿子继位后她就成了王太后。作为王太后,她怎么可能重组家庭?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角色,也不可能的。
因此,尽管赵姬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王太后,儿子又是小国君,她成了国家大政的一个主政者,但生活一下子变得孤独冷清。然而,赵姬这个人并不甘于寂寞。虽然不能再嫁,她依然觉得自己需要有人陪伴。这时,有一个男人进入了赵姬太后的视野。
这个男人是谁呢?吕不韦。吕不韦进入他的视野,为什么吕不韦进入他的视野?
第一
吕不韦是他的前夫,他原来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转手给了异人,就是我们说的子楚。所以吕不韦是他的前夫,过去曾经有共同生活的经历。
第二
吕不韦这个时候是秦国的相国。秦朝的制度中,丞相是设两个,相国只设一个。这个时候由于秦王嬴政年龄很小,国家大政都交给吕不韦处理。因为嬴政的父亲异人就是庄襄王,他在位期间,吕不韦已经成了丞相,所以嬴政继位以后他就成了相国。
因此,有这么个基础:他掌握了国家大政,而国家大政他又必须向太后最后请示。太后是最后的决策人,他工作上需要有联系,他们两个过去又是夫妻关系,所以赵姬就选准了吕不韦,要吕不韦做一个代用品。
虽然赵姬此时是太后,但太后的身份并不能禁锢住她的心灵和肉体的需求,她需要吕不韦。吕不韦对赵姬来说是一种政治需求。吕不韦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做了相国,总揽朝政,代替秦王嬴政来主持国家大政。
但是有一点,吕不韦毕竟是个臣子。太后赵姬虽然很年轻,只有三十岁左右,但赵姬毕竟是太后,是君。吕不韦如果违抗了赵姬的命令,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他是很了解的。
据史书记载,吕不韦就经常进宫和太后私通,就是与赵姬私通。公元前247年,十三岁的嬴政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赵姬的人生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她三十多岁就贵为秦国王太后,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就有弊。
赵姬虽然可以尽享荣华富贵,但这一切的代价是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赵姬不甘寂寞,最终与吕不韦再续前缘。此时的吕不韦已经身为相国,全力达到了一生的顶点。
因此,精明的吕不韦不会不知道,与王太后赵姬的私情一旦被秦王嬴政知道,他得来不易的辉煌人生就会就此终结。但是王太后赵姬这边的要求又不好拒绝,那么左右为难的吕不韦又该怎么办呢?
对于秦王嬴政来说,尽管吕不韦没有给嬴政生命,但我认为吕不韦对嬴政来说,恰如一对高堂红烛,照亮了他的生命,照亮了他的前途。因为没有邯郸献姬,就没有嬴政的生命。
也就没有嬴政今天的一切,也就没有嬴政千古一帝的地位。因此,吕不韦对嬴政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于是,嬴政继位以后,就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所谓“仲父”,就是次于父亲的父辈。
但是他知道,嬴政十三岁小的时候,他和嬴政的母亲的来往,小孩不懂事。但嬴政一天天长大,早晚一天他会知道。知道了会怎么办?所以和太后的这种私通,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政治风险。
吕不韦作为一个商人,转型成为一个政治家,他是知道投资风险的一个人。因此他要规避这个风险。于是,吕不韦面前就摆着一个问题:我怎么样能够回避这个风险?回避这个风险还不能让太后赵姬感觉出来。如果让太后赵姬感觉出来,你是有意要把她甩了,那太后一急,你就不知道会出什么恶果了。
所以,吕不韦想来想去,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找一个替身,找一个人能够代替我,这样我就可以全身而退。经思考,吕不韦觉得只有这个办法。于是,他到处在天下寻找,最后竟然找到了一个强壮的男人,这个人叫嫪毐。他把嫪毐收为自己的门客。
找到嫪毐以后,第二个难题就又出来了:怎么把一个强壮的男人送到太后的寝宫,而且又不让外人知道?这又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有问题,我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怎么办?想来想去,吕不韦又想了个办法:让嫪毐变成一个假宦官。这样既能瞒天过海,又能保持他这种强壮的能力。想来想去,这是个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好办的。
第一步,先找人告嫪毐犯了罪,处以什么样的刑罚来宫刑。这第一步先找人告状,告嫪毐犯了宫刑罪。第二步,让太后私下里送了一笔重礼,送给执行宫刑的那些官员。那些官员收了太后的礼,又知道是太后想要的,这宫刑就是装装样子。
但是有一条:受过宫刑的男人没有胡须,因为他没有雄性激素,根本长不出胡子。然而,嫪毐却长了一脸胡子。虽然别的都可以瞒,但这一脸胡子一看就知道是假宦官。这怎么办呢?一个字:拔。把他的胡子一根根全拔了。我觉得这也是很痛苦的,把他满脸的胡子全拔了。
拔过以后,这都解决了。然后就说他是宦官,把他送到太后的寝宫。
这个时候的王太后赵姬,在和嫪毐相处的过程中,竟然还怀孕了。你看,这厉害不厉害!一个寡居的王太后竟然怀孕,这在秦宫中间是特大新闻。谁听到谁都会很震惊的。怀孕像怀才一样是瞒不住的,因为它体型会发生变化。
所以太后就假装,说我占卜了以后住在咸阳宫不吉利,要到雍。雍就是今天山西的凤翔,去住就拐到那去了。那个地方离咸阳比较远,在那的话就生一个再生一个,连着生了两个儿子。
到了秦始皇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嫪毐在太后的授意下被封为长信侯。而且把山阳封为他的食邑,山阳就是今天河南的沁阳获嘉这一带。他本人还住在京城,并且让嫪毐过的生活非常豪华。因此,嫪毐在这个时候在宫中,可以说在京城享受了顶级的生活待遇。
由于太后的支持,很多人都投奔嫪毐,因为他们觉得嫪毐在太后那里说话算数,投奔嫪毐可以做官。这样,嫪毐就由太后的一个男宠,一下子变成了秦国的一个势力非常强大的集团。这个集团简直可以比肩吕不韦集团,像对抗两大集团之一。
嫪毐成了这个集团的首领,他手下的门客有一千多人。史书记载了这么几句话:“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这说明国家大政无论大小一律取决于嫪毐,嫪毐等于代替吕不韦掌权。而且把整个的太原郡封给了嫪毐。可以说,赵姬在这个时候是最得意的时候,也是赵姬得意忘形的时候。
得意忘形的时候,也种下了赵姬后来悲剧结局的一个种子。王太后赵姬自从丈夫异人死后,她不安寂寞,先是与吕不韦私通,后来又宠幸吕不韦献上的男宠嫪毐。可以说,赵姬在男女私情问题上做得越来越离谱。
他宠幸嫪毐之后,竟然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嫪毐更是由于有王太后赵姬的支持,权势渐渐可以与相国吕不韦比肩。但是逐渐长大的秦王嬴政却不会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嫪毐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呢?秦王嬴政对于猖狂的嫪毐最后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秦始皇九年的四月,嬴政满二十二岁,他来到了雍地的祈年宫要举行加冠礼。
按照秦国的法律规定,国君到二十二岁举行加冠礼,佩戴长剑以后就可以执掌朝政了。他可以从太后手里把权力收回来。
而在这个时候,嫪毐就借用盗用王后和秦王的命令调动军队发动叛乱。嫪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嫪毐这个人更是一个胡作非为的人。他唯一的资本是身体强壮,他的身份是太后的男宠。
他犯了三件杀头罪:第一,与太后私通,私生两子;第二,按照《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太后赵姬和嫪毐有一个约定,假如秦王死了,由嫪毐和赵姬王太后生的儿子来继承王位;第三,多年以来他专擅朝政,为非作歹。
在这三种死罪的情况下,他知道秦王嬴政一旦接管权力,他就是第一个要被除掉的人。所以最后他铤而走险。这时候,嫪毐集团的势力已经非常大了,集团中有卫尉和内使这样的高官。卫尉是秦王宫殿的警卫队长,内使是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都已经加入了嫪毐集团。
最后,嫪毐决定发动叛乱,嬴政便派相国吕不韦带兵去平叛。双方在咸阳城中间打了一仗,死了几百人。嫪毐事件很快就被平息了,所有参加平叛的人都得到了爵位,连参战的宦官也得到了爵位。嫪毐战败后逃了。
嫪毐逃走以后,嬴政就下令,谁能抓住嫪毐赏一百万,谁能杀了嫪毐赏五十万。这个令一下,没有多久,嫪毐和他的骨干成员全部落网。因此到九月份,秦王嬴政把嫪毐车裂,用酷刑把嫪毐杀了,把他的重要骨干成员也杀了,然后把嫪毐的门客全部流放了。
这就是秦王嬴政即位以后遇到的第一次大的动荡。嬴政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他的果断。因为他正式接管权力以后遇到的第一个政敌,竟然是他母后的男宠嫪毐。即使是如此,他也毫不手软地调动军队平息叛乱。
第二点,表现了嬴政手腕的强硬。他处理这个事情后,杀嫪毐这是必然的。同时,他还扑杀了嫪毐和太后生的两个儿子。扑杀并不是一般的杀,而是装在袋子里面往下摔,摔死了。这个是很残忍的。这就是嬴政的两个弟弟,只能说是同母异父的弟弟。
是扑杀掉了,说明嬴政手腕是很硬的。嫪毐被杀以后,赵姬就被流放了,流放到雍,监视居住,软禁起来了。
公元前238年,年满22岁的秦王嬴政在雍城加冕,开始亲政。他首先以铁的手腕平息了嫪毐的叛乱,并果断地将母后赵姬软禁起来,树立起了作为秦王的王者风范。秦始皇在政治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就显示出了日后他统一六国的那种威严与魄力。
可是不久,在一个神秘人物的劝说之下,铁腕的秦王嬴政竟然又把王太后赵姬放了出来。那么这个神秘人物是谁呢?他又是如何打动秦王嬴政的呢?
在赵姬被软禁起来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赵姬竟然奇异般地又回来了。赵姬本来是因为嫪毐事件被软禁起来的,她怎么会又回来了呢?这里边又牵扯到一个人,事在人为。这个人是谁呢?茅焦,茅草的茅,焦头烂额的焦。
赵姬作为王太后被囚禁软禁以后,许多人去劝秦王。秦王嬴政下了一个命令:敢以太后事谏之,戮而杀之,断其四肢。这个命令说谁敢来劝这个事,不但要杀头,杀完头以后还要把四肢斩断。结果接二连三地有人来说秦,先后来了多少人呢?来了27个人,嬴政也杀了27个人。
杀了27个人的时候,第28个人来了。这个第28个人就是茅焦。茅焦很大胆,他来了。茅焦一说求见秦王,嬴政就说:“已经死了27个了。”告诉他,问他怎么想。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28星宿,现在才死了27,我来凑够28。”茅焦就这么来了。
嬴政一听,这是公开顶撞我的。所以秦王嬴政就抱着一把剑,把剑插在怀里,来召见茅焦。茅焦见到秦王以后就说:“你作为秦王,你车裂义父,杀死两弟,软禁母后,你比历史上亡国的夏桀、商纣王还要厉害。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天下的人不敢再到秦国来帮助你统一天下。我把话说完了,下面受刑。”
然后茅焦当场把衣服一脱,准备去挨刀。这话一说完,嬴政一听,马上脸色放下来了。嬴政亲自走下台阶,拉着茅焦的手,说:“先生说的对。”并把衣服捡起来,帮着茅焦把衣服穿上。不但没有杀茅焦,而且立即提拔茅焦,做了上卿。
那么嬴政杀了27个。
为什么第28个来送死的他不杀呢?这茅焦很厉害。茅焦有一句话点到了嬴政的心窝里。 他说:“你软禁母后,最大的一个遗憾、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让天下人知道你是个不孝之君。”
“你既然是个不孝之君,妨碍你统一天下;妨碍统一天下这一点,击中了亲王嬴政。”
嬴政最害怕、最担心的就是处理这件事情给统一天下带来的障碍。于是,嬴政赶快下殿,礼遇地接待了茅焦。这下子,被软禁的赵姬就被放回来了。
虽然赵姬回来了,但代价十分惨重。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往日的欢乐一去不返。十年以后,也就是秦始皇第19年,40岁左右的赵姬在咸阳宫中郁郁寡欢地病死了。
秦王嬴政为了他的统一大业,最终把母后赵姬放了出来。但是,当年那个从邯郸倡女、一跃而升为王后,并且深刻影响秦国政局的女子,从此便郁郁寡欢,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赵姬这个女子呢?在秦王嬴政幼冲之年,赵姬是法定的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她拥有决策权,包括相国做的决定她都可以否决。按法律的规定,她本身有权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这个女人生活放荡。赵姬很不检点。对于她来说,作为一位30岁左右的王后,如果被称为寡居,确实是有点困难。但毕竟她是王太后,若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势必对整个国家、天下的影响非常坏。而赵姬首先想得到的是吕不韦,后来又想得到的是嫪毐。因此,她在生活上是有问题的。
第三点,赵姬这个人不懂政治。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她可以拥有男宠,拥有男宠并不犯法,但是她不能将权力交给男宠。如果把国家大政交给嫪毐处理,这就显得过了。赵姬应当保持一种低调的生活:你可以有男宠,但要低调一点。她不能让他成为一个政治集团。赵姬对此完全不懂。她自视自己是太后,随心所欲,让她的男宠既富且贵,让嫪毐专擅朝政。这是赵姬人生的一大败笔。
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嫪毐的野心就越来越大,欲壑难填。他甚至发展到想让自己为王太后的儿子将来做秦王,这样不仅乱了朝政。
而且,这也扰乱了秦朝国君的继承制。这是赵姬很糊涂的地方。
第四,赵姬作为一个女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中国古代后宫的嫔妃大致上是两类:一类嫔妃是极力想挤进权力的中心,做一个权力中心的人物,像吕后、像武则天,都是这样的人。另一类的后宫嫔妃则不想进入政治圈,不想做政治权力中心的人物,但不自觉地被卷到权力中心去了。赵姬就是被卷进去的一个人,她是被动地卷到秦朝宫廷的斗争之中。
本来,秦王嬴政即位以后,嫪毐集团和吕不韦集团都是他执政的障碍,和赵姬无关。结果赵姬很被动地卷进去了。对于吕不韦来说,赵姬是一个政治投资的筹码;对楚也就是异人而言,赵姬是一个发泄私欲的工具;对秦王嬴政来说,赵姬是他表现孝心的一个道具;而对嫪毐来说,赵姬是攫取权力的一个阶梯。
如果我们看赵姬的一生,赵姬的一生始终是秦国政坛上的一个棋子,这个棋子的主动权不在她手里。别人不断地在拿着她下政治棋,做政治赌注。因此,尽管赵姬有她的毛病,比如说她生活很放荡,但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也是一个很不幸的女人。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然后被当做礼品送给了异人。送给异人以后,赵姬在赵国过的是一种逃亡生活。好不容易回来了,她的丈夫继位了,三年后她的丈夫又死了,她又寡居。
寡居以后,赵姬找了两个情人:先找吕不韦,吕不韦金蝉脱壳跑了,再找嫪毐,结果嫪毐被杀,她则被软禁。所以,这个女人一生都很不幸。有些史学界的评价对赵姬的评价过低,其实这个人也是个很不幸的人。
当然,赵姬之乱不仅影响到了赵姬,还牵涉到朝中另一个大臣。这个大臣位高权重,那么,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被卷到赵姬之乱中?我们下次再讲。
谢谢大家。